博鱼官方网站古建园林设计精选(九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5 15:11:44    浏览:

[返回]

  博鱼BOYU官方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建园林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园、游乐园、风景区、城市重要工程、立交桥、居住区、街心花园、工程概算4

  高标准公共建筑的环境绿化。宾馆、饭店、疗养院的庭院绿化。高级别工程概算5

  古建修复、屋顶花园、室内花园、复杂喷泉及需要调整改造的园林工程工程概算另议

  我国近年房地产的经营理念不断的变化,地产的营销主题出现了很多变化如围绕环保、景观设计、智能等主题的地产不断出现,园区的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相比,现在的景观建设更强调的是共享性、自然环境设计、人造景观设计等,人们主要倾向安全安静、环境优美等要素丰富院落空间。因此我们要崇尚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来结合现代化园区景观建设的设计特点,强调环境景观与古典园林特点的艺术性。21世纪后,居住区环境与景观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提倡古典的景观设计风格,被人们欣赏的同时还要物尽其用,创造古典、舒适、宜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风格,更是今后设计理念的一个新趋势。

  随着我们现代人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关注建筑的户型和外形舒适外,更多的是关注周边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居住区的建设越来越高。我们在设计中要融入中国园林传统风格与古典建筑特色将一些中式特色的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设计出全新的设计意境的古典江南风景。

  居住区的绿化是现代居住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提倡低碳环保和绿地建设。这样的建设可以改善我们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空气的湿度与气温、减少灰尘和噪音、降低居住区的风速、美化我们居住的空间。

  居民区绿地特殊性:(1)居住区的绿地设计与公园的古典园林设计不同,居民区绿地更贴近居民的生活,被居民利用率最高的绿地,在设计上更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在居民区景观的设计要在人们的锻炼身体上、孩子的游玩上、一起谈天下棋上设计出符合符合古典园林风格的设计,看见涓涓的流水与荷塘的景色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居住的人们彻底放松自己的身心。(2)居民区的绿化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居住区的建设上要设计出有花、有草、有树、有亭台楼阁、有假山池塘河流的古典风格设计,使人们喜爱自己生活居住的区域。

  首先,我们要以自然山水为设计基本的原则,中国的园林设计特点是在建筑和自然景观设计中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设计上不要去刻意的模仿古代人设计风格,我们要在设计上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巧妙的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相互结合,在园区建设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的设计,有效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在建造过程中使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做到“虚实相间,以虚为主”的建筑群体,设计的重点是建筑物与院落之间是否紧密结合。其次,山石的设计是古典园林最有情趣的创造,山石不仅可以点缀景观空间,而且还可以起到遮挡事先与围合空间的作用。最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设水是最基础要素之一,在设计总要以池塘作为设计的中心,沿着水池对四周的建筑进行设计形成向心、内聚的格局,这样的布局建设可以使有限的空间具有宽敞的感觉。我们还可以将水面分割成相互连接的小块,采用化整为零的设计方法在池塘上设计出形式各异的自然水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的建筑设计作品,具有诗意的建筑设计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陶冶我们的情操。而近年随着我们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居住区的园林设计迅速升温,一股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悄悄的走进了我们的设计趋势中,设计中采用大量中国古典庭院中花坛的设计,园林设计师不在追求欧式的人居文化,更加注重设计几千年中国古代传统居住文化建设。

  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元素进行延伸和发展,在现代化居住区中城市园林绿化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可以有效的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一个国家的居住环境的建设与设计水平是提现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居民对自己居住的环境和园区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居住区园林设计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设计任务。

  从园林设计手法出发探讨出全新的设计思路是我们现代化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设计专业,现代景观设计中出现的素材与传统园林设计素材进行有象征性意义的结合。在居住区园林设计植物的景观设计已经不在占主导地位,而它只是可供设计者选择的景观材料,在景观设计总我们将土地、砖、岩石、水、钢、木头、混凝土、瓦、玻璃等自然与人工素材在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得到充分的利用。居民区的建设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未来设计发展的主流。创造出新的具有古典意义的设计、追求优美的自然主义设计、追求清晰的结构古典设计等,给人一种新视觉的简约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各种设计手法与设计元素在此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作为人类感知的自然媒介,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美学性、社会性、自然性,这样的景观设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社会的公平。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才能进行合理的合计,景观设计规划要布局合理、因地制宜、创意突出、符合一定的生态要求等,在规划设计中要有植物譬如春天要有花草、夏天要有树荫、秋天要有果实、冬天要有绿色的景色,设计者要创造出清晰、自然、舒适的园区绿化环境。

  游园的设计原则是对于老人和儿童服务的,要依据居住者的年龄不同设计出布局紧凑互、不干扰的活动区域。儿童活动的地方要采用草坪铺地尽量采用海绵塑胶面砖铺地,园区的道路可兼做跑道可供园区的人们进行跑步锻炼,通往亭台的路面采用卵石或毛石铺砌。在园区园林建筑与设施方面设施要独具特色、小巧玲珑、位置摆放适当,要池塘和亭台位置设立共人们休息的坐椅、旁边设立花坛、园灯以及园区的宣传栏。

  住宅区比较密集的园区因建筑物多而密造成的阴暗处比较多,所以要选择耐的荫树种。对于居住环境是否安静也是园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植篱可以降低园区的噪音其宽度1米、高度在2米的隔音效果好。园区建设的空间尺度和树种的高低与园区住宅的层次相称,居室的窗外尽量种植一些乔木类的植物,避开地下管线居住区绿地中所需的树种选择

  在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资料表明要选择生长健壮方便管理的树种、选择冠大叶茂的落叶阔叶乔木。利用树木的特点在夏季可以为园区的人们大面积遮荫,在冬季不遮阳光、改变空气湿度、吸附灰尘、降低噪声,还要选择耐荫的植物。

  世界的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具有它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本土地文化。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设计,现代化的园区的古代园林设计遵从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特点结合西方的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对古今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以和美学思想进行探讨吸取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园林设计理念,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髓与现代之韵相结合,创造出更高层次、舒适宜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再创中国园林设计的新辉煌。

  [1]唐军,杜顺宝;拓展与流变――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回顾与思索,新建筑,2001.

  [3]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11-12.

  [4]高妍彦;艺术哲学对于景观设计发展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我国的园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自成一脉,无论是在艺术风格上还是在艺术内涵上,都与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中断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园林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了保障我国的园林艺术可以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我国在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进,去粗取精,吸收其中的优秀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园林。

  我国古代园林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与其他国家的园林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的古代园林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我国古代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地理特点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自然的景观,融入一些人工景观,从而使得园林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文特色以及自然特色。而在古代园林中,如植物、水源等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古代园林重视对山水自然景观的应用,园林设计突出强调意境,因此,对一些自然景观进行了原始的保留,而没有过分的进行人工的干预,充分的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国古代主要是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并不高,这就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同时,我国古代居民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古代园林设计着力打造出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利用园林来对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改善,将自然中的水源以及植物完美的应用到园林设计中,以调节区域的温度、湿度等,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对于空间细节的设计非常重视,力求无论在哪个角落中都能看到别致的景观。即通过设计将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景观。在空间组织上,注意利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手法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将园林分隔为多个小园林,但是每个小园林又相互辉映,互相衔接,形成了多种多样,空间交错的景观,使人流连忘返。

  尽管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注重建设山水园林,强调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很多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天人并不等同于生态园林思想。原因在于天人合一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最终是将君权神授的理念深入到大众观念中去的博鱼官方网站。其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为园林所设计。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博鱼官方网站,直接造成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人口增长缓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基本未被打破,生态问题远未凸显。中国古代的社会伦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阐发。而现代生态伦理,则将古代伦理范畴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是独具魅力和风格的意境园林,而且认为意境园林是中国独有,其他国家都不存在的。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利于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古代园林思想。因为意境,并不是单单我们中国园林独有。意境一词是由我国首先提出,但在发展的进程中,结合了西方的一些艺术美。尽管我国古代文化对于意境的领悟与运用较为深刻,意境一词也属于我国美学所特有,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具有人生感、历史感与宇宙感的园林艺术不具意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园林也在逐渐的发展中,我国现代的园林建筑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所设立,现代园林建筑多数在旅游胜地所建设,现代园林的发展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的园林在建设的时候,往往采用的都是相似的园林模式,并且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建造模式,使得我国的园林不具备民族的特色,而在人们的欣赏水平以及素质都相应提高的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园林模式,过去僵硬单一的园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对我国现代园林进行有效的改进,创新原有的园林模式,在现代园林中融入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中的优秀设计理念,从而打造出精美的园林模式,使得园林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将园林与自然相结合,丰富园林的模式,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

  我国现代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中国古典园林,古典园林中的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核心,只有充分的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出具有历史内涵又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建筑。相关的园林设计者一定要在充分了解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对中国园林传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观念保存,并适当的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在,熟悉掌握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打和建造园林时所使用的各个元素,对传统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进行继承和发扬,这样可以使得我国的园林模式逐渐得到丰富,也会使得现代化园林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从而更好的推动园林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园林发展形式来说,其不能够再照搬传统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够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其需要进一步的实现自身的创新,在深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园林中的优秀成分,采用合理的造景方法以及园林建造形式,做到取长补短,打造出具有西方气息由含有古典韵味的现代化园林模式,将中西方文化思想完美的融合到我国现代园林建筑中,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文化的传统是当前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来继承古代园林,并且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改掉盲目追求或者全盘否定西方园林的思想,合理结合古今中外的园林特点,从而将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5-6.

  《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扬州何园》是同济大学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GHDD)计划团队出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景观•数字档案系列”的早期专著。全书釆用中英双语,以扬州何园为实例,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前四章内容,包括系列概述、序言、记录和表现场所和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计划,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发展现状和扬州何园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计划。二部分为第五至七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何园的基本概况、历史沿革和整体特征。三部分为第八至十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将园居院落、西园、东园、片石山房及其他区域,通过历史资料、实景图片、航拍影像和测绘图纸相结合,再辅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与分析,展示了何园的建造细节和艺术特征,尤其是园林内庭院的测绘图纸和照片,釆用了高准度点云影像作为主要的展示方式,对研究何园及其他古典园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十二章是附录部分,汇集了书中图纸目录、参考书目,以及项目团队、支持单位和作者信息。该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釆用的前沿数字化三维技术,形象展现了云测绘和可视化技术在古典园林遗产、建筑研究方面的较新应用,为我国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提供了借鉴。

  我国古典园林在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乃至艺术审美体系,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笔者认为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应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明确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原则与目标。数字化展示设计应以真实、完整、准确地阐释古典园林价值体系为原则。所谓古典园林价值体系,就是反映古典园林的时代沿革、建造技术、文化价值、人物关系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价值阐释体系,这既是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原则,也是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前提。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目标是多角度展示古典园林文化,将展示内容与数字创意融合,注重展示设计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尽量给用户带来新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二,采用线上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方式。

  包括古典园林的门户网站及微信小程序、移动导览APP、科普教育游戏APP、数字绘本、3D虚拟展馆等,方便参观者随时在网上浏览,提髙观众对古典园林文化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例如,通过3D技术打造“云端”古典园林虚拟漫游,真实再现古典园林的古、秀、雅,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自由游览与探索,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三,建立线下古典园林的数字化展示方式。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回溯到古代,去追寻古人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方法,其中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到的造园手法,对于自然、人类、环境三者关系的独特见地,在世界园林发展中独树一帜,并得到现代园林界的大力推崇。

  中国古典园林,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而且因其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极大的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其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着眼于自然美[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3-1763)先世三辈任清政府江宁织造,宦居金陵。明清时期造园实践与理论的成熟,让曹雪芹得以用自己的大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在小说中为中国古典园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观园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文人的花园情节,成为后人无法跨越的高峰。明义的《题》绝句二十首中第一首就写大观园:“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风秋月总关情” [2]。作为省亲别墅的大观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富丽堂皇,又有南方园林的曲折幽深,通过研究大观园,从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之处,使其成为计成所著《园冶》外[3],[古典园林的又一重要文字著作,为现代园林建设如何更好的吸取古典园林的精髓提供了参考。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清代园林最完美的代表,无论是从造园设计思想、建筑布局、景点设置、植物配置、装修陈设到油漆彩绘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大观园是曹雪芹创造的纸上园林,反映了我国明清时代的造园理论、造园艺术和造园手法。为我们再现了清代初年园林建筑鼎盛时期的贵族园林。中国造园营建中的建筑设计是园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曹雪芹设计的大观园中的各组建筑,件件布置得宜、各适其用。曹雪芹继承与发展、创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论和实践,使得大观园成为一座融合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建筑、园林等精美的综合艺术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园林植物造景。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朴素的自然观成为造园者们遵循的重要原则。“天人合一”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在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体现了古代造园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想,从而达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统一” [4]。

  在古典园林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绿化,而且力求能够如画,其中绘画中的“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曹雪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处是画,步步是景的大观园,为我们在现代喧嚣的都市中需找一所有文化底蕴、宁静而又诗情画意的去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自《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无论红学专家还是爱好者,从评点派的琐屑直观却时有珠玉的批点,到索引派的“想入非非猜笨谜”,再到考证派的历史还原,大观园的研究不停纠缠于地点、图示与原型中,在北京、在南京、在西安……随园说、制造署说、恭王府说、成亲王府说……其自身的文本研究反倒湮没无闻了。就像“红外学”越来越壮大一样,大观园也几乎要脱离《红楼梦》文本,成为建筑学、园林艺术的一部分了[5]。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现状中可以概括为:对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对园林景观物质构成要素的研究,对造园名家及造园理论的研究。

  涉及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发展,高潮,低潮的研究。现存的园林绝大部分是明清的遗构,是发展脉络的尾声,明清以前的园林基本只能依赖考古发现和文献考证。

  按照园林的从属关系,可以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名胜风景区。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古籍里称之苑、宫苑、苑圃、御苑等。对皇家园林历史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私家园林属于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江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徽州私家园林,扬州私家园林和北方私家园林。

  对具体的某一个园林的历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园林的空间环境,物质景观,意境等,更有助于我们客观真实的了解该园的历史。如:浙江绍兴沈园,由于对文献的错读,导致我们对沈园的错误理解,曹汛先生的“陆游《钗头风》的错解错传和绍兴的错解错定”,指出了我们对沈园认识上的错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刘叙杰的“南京瞻园考”,赵景逵,陈尔鹤的“北京‘半亩园’考”等。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物质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建筑,山石,水体,植物。这些要素彼此水融,密不可分,共同构筑了园林的艺术空间。

  作为造园要素之一,不仅满足了游憩,园居的种种实际需要,同时她的富于绘画意趣的形象也是重要的景观要素。对园林建筑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对园林建筑与环境的研究,对园林建筑布局的研究,对园林建筑空间的研究,对园林建筑类型的研究。

  以山石,土为材料,以自然界中的山川形态为模本构筑的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之一。叠山手法在古代造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和独特技艺。

  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水体在园林景观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则山环水转,小则山池皆备。因此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 的说法。水体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景观功能。

  在古典园林以人工塑造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素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种类和形象丰富多彩,不仅具有画面美,而且分布极广,无出不在,将山石,水体,植物等景物连成一个整体。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水准高潮的出现,除了基本的物质景观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造园理论体系的成熟和造园理论专著的出现[6]。

  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国外的园林建设,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在中国,古典园林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线]。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8]。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老子有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遂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宇宙观,认为对立物的统一,则有创新,能够有新生事物的出现[9]。我相信,中国古典园林在西方思潮和本土新要求的冲击下,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定能使中国的园林和文脉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

  [2]王慧, 《大观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3-56

  一般情况下,建筑功能是第一性的,是房屋建造的目的。建筑功能主要包括各类建筑的实际使用的要求和生活、生产范围内外环境的处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作为园林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园林建筑既能给人提供居住和游览上的方便,同时本身也创造了园林美,也是游人直接的审美对象。与一般的居住建筑相比,园林建筑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与山水风景多曲线相适宜的协调的曲线;为了适宜山水地形的高低曲折变化而多变的布局;追求宁静自然、简洁淡泊、朴实无华、风韵清新的建筑风格。“以园林中的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因此,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古典建筑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文化象征,中国也将建筑当作了一种文化看待博鱼官方网站。但它毕竟代表的是当时所处社会时期的产物,它的局限性,使它很难融入现代的社会生活中。首先,中国古典建筑精致、繁复的优雅外形与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非常协调,但与现代城市中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的楼宇森林显得格格不入。在如今的城市空间中,园林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其使用对象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多元化的功能;功能性在现代园林建筑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山水、道路、铺装、植物等景观要素是它的背景、延伸和发展,这就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设计理念互为矛盾和对立。在营造现代园林建筑时,要将自然山水、植物和园林建筑很好的融入到现代园林的设计之中,只能是在符合现代园林建筑特征的基础上,以协调外部空间环境的布局作为依据来设计。其次,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往往是在一些非开放性的外部空间环境中打造出来的,这些小环境是不对大多数游人开放的,在园林建筑空间尺度的设计上也只考虑到了少数游玩对象的需要。而今天随着人们参与意识的提高和出行游玩频率的增加,大量的游人涌入园林中;人们不能静观和漫游,只能随着人流,蜻蜓点水式地看到为止,这完全破坏了传统园林意境美。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使用对象和非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它在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着功能局限性。

  开展深入的古典园林建筑研究,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地域人文特征,去除古典园林建筑中的营造局限,融入乡土生活的功能延伸,这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能够取得长足进步的正确发展方向。”

  一个优秀的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应该是拥有丰富美学内涵的和满足人们多层次需求的。现代园林建筑应以使用对象为中心,充分考虑使用者不同层次的的需要,并以这些需要为重要参考因素进行设计,才能使置身于该园林建筑中的人们有“存在感”。只有在“人性化”思想指导下做出来的设计,才能满足和完善人们对现代园林建筑空间行为延伸的多元化需求,让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从表象的制式模仿,向营造能够满足各类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的建筑空间转变。

  回归乡土,即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在这种面对“原生态”乡土生活的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应该尽可能好的保护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充分认知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地质环境,比如由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组成的外在的地理景观特征,以及内在自然的生态属性,来决定各种设计要素的选择和空间环境的布局。尊重园林建筑场地现有的各类乡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因地制宜、入乡随俗的合理运用各种当地设计要素,使建筑、小品、园路、植物与周遭乡土环境的基调融合统一,这样才能够最好的营造出拥有地域性园林特色的现代园林建筑作品。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哲学思想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入世态度,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国家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1]。儒家文人思想在古典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君臣民的礼制观与皇家园林中心与轴线思想保持一致,并且还体现在南方私家园林中的诗情画意表达。

  传统道教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了老子、庄子以及列子等。道教自古以来崇尚自然之旨,严格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始终强调无为思想,国家社会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追求万物的和谐发展,向往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具备了浓郁的古代浪漫色彩。而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往往融入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人文色彩。

  佛教思想文化是由西域地区传入中国的,同时在儒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带有我国传统民色彩的佛教思想,它追求人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在古典寺观园林中会融入一些极具宗教特色的建筑和景观,去完整表达出那个时代的宗教园林意义。

  现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文人会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通过运用各种风格、意境的诗文点缀园林,致使园林产生耐人寻味的高深境界,在细细品味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哲理。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文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古典文人园林的灵魂所在,文人会将重心放在园林的意境构造上,使园林整体呈现出一种高深的艺术境界,让观赏者流连忘返于建筑景观当中,沉迷于各种风格的艺术文化。古典园林的境界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体现生活美的“生境”、追求艺术美的“画境”以及最后理想美的“意境”,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情境交融的美妙境界。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文人尤其注重借景艺术的运用,他们普遍追求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情致。通过利用好园林周围任何有利的促进因素,有效增加园林整体的空间设计层次感,不让园林变得俗不可耐。例如在苏州的拙政园设计中,文人通过将园林外的古代寺庙建筑融入到园林中,从而造就了著名的“入园见塔”的景观。在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设计中,文人还喜欢运用虚与实的哲学观思想,让园林设计突破空间约束,创建出一种虚实交错的意境空间。就比如在南方的拙政园中部设计中,通过以水域为中心,四周用建筑、岛屿以及植物进行点缀,同时以远香堂作为观赏点,从而有效形成了虚衬有致、对比鲜明的美丽江南水乡风貌。

  花草树木作为古代文人的情感载体,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受到了文人思想一定影响,在花草树木的配植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人花木种植的选择,受到文人绘画与诗词风格的影响,在园林花木选择上,通过为符合整体风格会选择一些具备精神与自然属性的花木,将艺术情感寄托于花木中。例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了文人的高尚情结,兰花体现了文人向往做一个幽居隐士等;二是全方位的意境效果。古代园林设计不仅仅涵盖了基础的视觉艺术,还涉及人们的嗅觉和听觉。就必须在苏州的拙政园听雨轩设计中,设计者通过运用植被芭蕉在被雨敲打的效果下去营造出下雨天的自然气氛,让人沉迷于美丽景观当中;三是全季节的花木观赏。古典园林设计会融入各个季节的观赏花木,花木的配植不仅会注重到花木色彩的季节变化,还会关注到花果颜色的季节变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志写意”之说,寄情于山水,陶冶情操,更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终身追求。可以说,中国古人无论是对山水的描绘还是对山水的再创造,都是一种性情的陶冶,都是自身追求山水、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的寄托,都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乐趣。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山水写意,寄情于景,这一点和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中国历史上画论、园论是混为一体的,很多绘画家也是古典园林的设计者,其在绘画中的写意、构图等元素均体现在园林的创作中。基于以上所述,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园林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在山水绘画中,可以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来创造出画面独特的意境,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又很容易引人入境,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则可以通过山水、植物等空间缔造手法,营造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两者都体现出自由、不受约束的自然理念,无论是对山水的描画,还是对山水的创造,都体现出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很难在山水绘画以及古典园林中感受到有异于自然的违和感,整体都表现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尊重自然”的创作和设计理念。

  当代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设计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当代园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具体表现如下:

  现代园林设计继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移步换景的结构布局,以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有限的空间内赋予景观多层次的变化,在表现出重点景观的前提下,采用“峰回路转”的处理手法,完美体现整体的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一样,都注重“意境”的运用。现代园林设计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新材料将山水加以更高程度的提炼,抛去刻意的模仿,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以及心理寄托,如放松心情、缓解生活压力、追求自然等情趣追求,不仅高度融合了建筑、美学、文化等,更是加入了设计师个性化的思想追求,以抒发人们心中的线)自然观的承接

  现代园林设计同样重视自然规律、崇尚自然,并将生态自然的理念融入到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在考虑生态适应性的同时,重视对空间格局以及过程的控制,不仅体现着自然资源的价值,更是融合了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传统山水绘画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美学影响,并结合时代特征,呈现出现代园林的美学特征,具体如下:

  其艺术设计手法和美学内涵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来讲,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代园林的发展不仅要求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出发,亦要实现自然美和人工再造美的完美结合。在当代园林美化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而美化作为一项功能,应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环境、自然生态成为一个完美的有机组合,体现综合美。

  可以得知,没有哪两幅画是完全一样的,既表现在立意的不同,又表现在绘画构图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所描绘山水的特色所在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不同。体现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就在于现代园林的设计应突出体现特色化,因地制宜,做到与当地文化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园林设计的空间布局中,一方面要结合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文化内涵、民族特色等进行构造,再者在山水的布局缔造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建筑特点、色彩等空间布局手法,如江南园林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传统设计手法等,设计出集生态、文化、使用为一体的艺术园林,体现特色美。

  如音乐喷泉等塑造园林的动态景观,为园林营造出勃勃生机的景观画面,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建筑材料的质感、轻盈性、色彩美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从而极大的提高现代园林的观赏效果,体现现代园林设计的灵动美。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其风水文化在中国和汉文化圈流传了几千年,影响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建筑活动。在古代人们认为,水是生命之本,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和水两大要素,因此,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的时候,非常注重观察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选择合适人类生存的发展环境,形成了专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住宅布局的科学,即为风水学。自从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由于世界文化浪潮涌入我国,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越来越重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加以遏制。但是,随着现代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的风水学逐渐又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就开始积极主动的选择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从古人留下来的遗址看来,古人多选择背坡面水、河流沼泽边缘地带居住,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方有人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护人们免受危险的伤害。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繁荣的学术氛围渐渐催生了风水理论的产生,至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为风水学说提供了完整的哲学基础。风水学说作为一门的古老传统学术,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风水学并没有发展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只是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风水学理论,这种风水学理论虽然在现代科学中被称为封建迷信,但是依然对于我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建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风水学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国古代的建筑,无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建造,无不受到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中,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风水学的影子,无不受到古代风水学的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的风水学中,风水学家提出了“风水宝地”的概念,主要指地理环境是抱阴负阳、山水环抱的格局,成为古代人民选取建筑地点的主要原则。另外,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中,不仅注重建筑选址而且还注重建筑格局与建筑选址的配合。在建筑的规划布局中,讲求阴阳分界线,即根据董仲“天人合一”的思想,选取阴阳对称轴是古代建筑风水美学的重要内容。在古代遗留的建筑群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对称轴。风水在建筑中的应用,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儒家强调伦理等级和道德的作用,因此,在古代建筑中我们也能看到建筑是按照封建等级理论来进行排列和建造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气势、规模、数量和色彩等,建筑气势越恢弘、规模越大、色彩越强烈,那么这个建筑的主人社会地位就越高。再者,同一建筑群中,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家族成员地位尊卑等级不同,建筑的设计和排列就显示出这种地位尊卑的秩序。

  在古代园林建筑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风水在对园林建筑的影响,即使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风水学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影响。在现代园林景观的选址上来讲,城市园林绿地的选址和规划离不开风水学的指导,在进行园林景观选址时,首先,要选择有利于大面积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就像过去“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所认为的那样,近水环山的自然环境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另外,在这样的环境中建设风景园林,还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境,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节约大量资源,能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无论是从古代风水学来看,还是现代园林规划学上来说,“风水宝地”的选址方法是想通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的选址,还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规划上。园林和建筑都是人类的建造活动,古代人们在建筑修建时比较注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强调社会等级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建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体现,在我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布局中,方直规整、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更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园林设计理念,古典园林中的对外封闭、对内敞开的空间布局,也正体现了古代风水规划的思想。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水学也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之一,空间格局开阔、层次感丰富、自然秀丽的布局规划正是古代风水学倡导的建筑规划格局形式,在现代的园林规划景观布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也能看到古代风水学的影响。在古代风水学中,在园林景观建造中,注重环境因素和人的心理因素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学说,并注重体现“吉祥文化”。风水学说本就是人们为趋利避害、寻找合适的生存之地而进行的一种建筑文化,在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是为人来服务的,以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要为基本,尽量建设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古代风水学中,负阴抱阳、山环水抱是理想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风水学中选择有利的环境、避开不利环境的设计建造思想。另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风水学比较讲求园林景观建设对人的心理影响,力求在园林建筑中重点突出、加强整体感,在设计中注重整体和局部的比例和协调,这些风水理论的提出都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具有美感的设计布局自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愉悦感,在设计时尽量使园林构图和园林空间布局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相得益彰,这样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自然引起人们心理愉悦感和满足感。

  自古以来,风水学作为一门从古展而来的学说,对于我国自古至今的园林建筑设计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古代,人们在建造住宅或园林时,从选址到建设,从设计到规划都需要风水学的指导。风水学从古代文化发展而来,至汉代已经成为比较流传的学说,在园林设计和园林景观建设中,风水中“阴阳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造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建造中,人们也开始重视风水学在园林景观的应用,不仅对园林景观的规划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协调,使园林景观选址和规划中整体布局和局部布局更为和谐,给人们带来美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连艳芳 蔡菊香.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3]李敏.浅谈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2.(9)

  [4]庞聪.浅谈风水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大科技.2012.(8)

搜索